Meta揭秘LLM推理优化技术:1M token预填充77秒,解码延迟降低10%

🎯 情报来源:Engineering at Meta

Meta最新披露了其大语言模型推理系统的三大并行优化技术,通过张量并行(DDA)、上下文并行(CP)和专家并行(EP)的组合应用,在Llama 3 405B模型上实现突破性性能:128K token预填充仅需3.8秒,1M token长上下文处理仅77秒,同时解码阶段延迟降低10-50%。

关键技术突破体现在AMD MI300X与NVIDIA H100的性能对标:通过直接数据访问(DDA)算法,小消息量场景下解码性能超越RCCL基线50%,预填充速度提升30%,使TTIT(增量token时间)指标整体降低10%。在分布式推理场景,32台H100主机可实现10M token/分钟的吞吐能力。

💡 核心要点

  • 128K→1M token处理能力:16节点CP并行实现128K token/3.8秒→1M token/77秒的线性扩展
  • 延迟指标突破:TTFT<350ms,TTIT<25ms,解码阶段通信延迟降低10-50%
  • 异构硬件适配:DDA算法使AMD MI300X实现与NVIDIA H100的性能持平
  • 10M token/分钟:32台H100主机组成的分布式系统长上下文处理能力
  • 全栈优化:通信延迟占比从30%(TP)到10-30%(EP)逐层攻克

📌 情报分析

技术价值:极高
DDA算法将allreduce延迟从O(N)降至O(1),CP实现近线性扩展,技术组合解决LLM推理的核心瓶颈——预填充的计算密集与解码的内存带宽矛盾。

商业价值:高
10M token/分钟的处理能力直接支撑Meta AI App等亿级用户产品,异构硬件适配降低厂商锁定风险,但需验证非xPU厂商的落地可行性。

趋势预测:高
N-D并行架构预示行业将向「预填充-解码分层异构」方向发展,动态all-to-all等通信优化可能成为下一代AI加速芯片的标配功能。

原文连接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