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REN方法突破大模型RLVR训练瓶颈:数学推理性能提升6.6%,探索效率显著提高

🎯 情报来源:量子位

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与复旦大学联合团队提出选择性熵正则化方法(SIREN),成功解决大语言模型在RLVR训练中的”熵困境”问题。实验数据显示,该方法在Qwen2.5-Math-7B模型上实现54.6%的平均maj@k指标,超越基线4.8%;在AIME24/25挑战性任务中取得6.6%的性能提升,且在1.5B到8B不同规模模型上均保持稳定有效性。

💡 核心要点

  • 性能提升:Qwen2.5-Math-7B模型maj@k达54.6%,超越基线4.8%
  • 挑战突破:AIME24/25任务性能提升6.6%
  • 适用范围:在1.5B-8B不同规模模型上验证有效
  • 技术突破:通过Top-p掩码、峰值熵掩码、自锚定正则化三重机制实现精准探索控制
  • 训练效率:相比传统方法,困惑度坍缩减少37%,答案多样性提升2.3倍

📌 情报分析

技术价值:极高
通过结构化约束实现探索过程的精细调控,解决了RLVR训练中探索受限(熵崩塌)和探索失控(熵爆炸)的核心矛盾。实验数据证实其在不同规模模型上的普适性。

商业价值:高
该方法可直接应用于数学、代码和科学推理等商业化场景,6.6%的性能提升在高端AI服务市场具有显著竞争优势。开源策略(GitHub项目)将加速技术落地。

趋势预测:高
随着强化学习成为大模型后训练主流方法,该研究提出的选择性探索调控机制可能成为行业新标准。团队预计该方法可扩展至更广阔的应用领域,包括金融分析和生物医药推理。

原文连接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