🎯 情报来源:量子位
腾讯研究院最新发布的《生成式AI在中国网民中的普及与影响》报告显示,生成式AI已深度融入中国主流人群的日常工作与学习。高达96.2%的调查对象表示曾使用过AIGC产品,其中67.7%每天使用,30%的重度用户每日使用多次。调研覆盖3570名中国网民,主体为中青年(20-39岁占64.3%),84.8%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。
报告揭示了网民对AI的”效率赋能”与”职业焦虑”并存的双重心态。一方面,72%的用户将AI用于文字处理,70.9%用于资料检索;另一方面,70%的调研对象担心岗位被AI取代,77%担忧专业技能贬值。年轻群体(20-39岁)和高频使用者表现出更强烈的焦虑感。
💡 核心要点
- 普及率96.2%:AIGC产品已跨越早期采纳阶段,成为主流工具
- 高频使用67.7%:三分之二用户每日使用,30%每日多次使用
- 付费潜力75%:16.1%已付费,59%持观望态度,百元月费是主流心理价位
- 职业焦虑70%:七成用户担忧岗位替代,年轻群体焦虑感更强
- 风险担忧60.4%:虚假信息传播成为最受关注的AI风险
📌 情报分析
技术价值:高
96.2%的普及率和67.7%的日活率表明生成式AI已完成技术产品化转型,本土化应用(豆包、DeepSeek、腾讯元宝)占据市场主导。
商业价值:极高
75%用户对付费持开放态度,专业用户15.5%愿支付200元以上月费,显示商业化潜力。但55.2%用户月费预算<100元,需差异化定价策略。
趋势预测:高
38.5%用户将AI节省时间用于技能提升,预示终身学习市场需求爆发。需关注AI在医疗(62.4%担忧)、人事管理(46.4%)等高风险领域的监管需求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