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华团队研发人形乒乓球机器人HITTER:亚秒级反应+106连拍,击球率96.2%

🎯 情报来源:量子位

清华大学姚班本科生苏智团队近日在arXiv发布论文《HITTER: A HumanoId Table TEnnis Robot via Hierarchical Planning and Learning》,展示了一款基于宇树G1机器人改造的乒乓球选手。该机器人采用分层规划与强化学习框架,在真实测试中实现96.2%的击球率和92.3%的回球率,最高可完成106次连续对打,并具备0.42秒内回击扣球的极限反应能力。

研究团队通过9个360Hz的OptiTrack摄像头实现毫米级球体追踪,结合模型规划器预测击球参数,再由强化学习控制器生成类人动作。在26次投球测试中仅失球1次,其腰部旋转等动作特征与人类运动员高度相似,首次实现了人形机器人在亚秒级反应下的稳定连续对打。

💡 核心要点

  • 106连拍:创下人形机器人乒乓球连续对打纪录,超越业余人类水平
  • 96.2%击球率:26次测试中仅1次完全失球,展示卓越稳定性
  • 0.42秒反应:可回击高速扣球,亚秒级动态响应能力
  • 9摄像头系统:360Hz追踪频率实现毫米级定位精度
  • 类人动作:通过动作参考训练实现拟人化挥拍姿态

📌 情报分析

技术价值:极高
突破人形机器人高速动态控制难题,其分层框架(模型规划+RL控制)为动态环境交互提供新范式。亚秒级反应和毫米级感知构成完整技术闭环。

商业价值:高
短期内可应用于体育训练陪练系统,长期看其快速反应架构对服务机器人、工业分拣等场景具有迁移价值。宇树G1的改装案例证明商业化硬件适配性。

趋势预测:高
论文显示动态运动控制正从单一动作向连续交互演进。结合2025机器人运动会趋势,敏捷型人形机器人将成为下阶段研发重点,预计2-3年内出现商业化落地场景。

原文连接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