银河通用Galbot人形机器人商业落地:9㎡太空舱日均500单,端到端大模型实现无遥操拣货

🎯 情报来源:量子位

在世界机器人大会(WRC)现场,银河通用展示了其搭载自研端到端具身大模型的Galbot人形机器人,该机器人已作为核心组件应用于全球首个城市级常态化运营的「银河太空舱」智能零售系统。北京海淀首发数据显示,9㎡的太空舱可陈列300+SKU,日均服务2000人次、完成500订单,周边人流量提升30%-40%。

Galbot采用NVIDIA Jetson Thor芯片,通过GraspVLA与GroceryVLA大模型实现双手拣货、漂移操作等高难度动作,30秒内完成各类包装商品抓取,无需预编程或远程操控。其四足机器狗产品则搭载全球首个端到端导航大模型,可在密集人群中自主避障跟随。

💡 核心要点

  • 商业落地规模:北京首发太空舱最小占地仅9㎡,支持300+SKU灵活配置,15天可完成传统店铺改造
  • 运营数据:单舱日均服务2000人次,订单量500单,带动周边人流提升30%-40%
  • 技术突破:GroceryVLA模型实现zero-shot跨品类抓取,透明/软包装商品处理成功率100%
  • 部署速度:十天完成舞蹈动作从编排到Sim2Real迁移的批量训练
  • 城市网络计划:启动「十城百店」扩展至「百城万店」,构建5分钟服务半径的具身智能网络

📌 情报分析

技术价值:极高
GraspVLA/GroceryVLA突破传统视觉+轨迹规划分离架构,实现多模态闭环控制,其30秒抓取速度与抗干扰能力达行业标杆水平。纯视觉导航模型在WAIC等多次展会实战验证可靠性。

商业价值:高
太空舱15天交付周期与9㎡低空间需求显著降低商用门槛,单舱年预估营收可达182.5万元(按500单/天×10元客单价计算)。但需验证300+SKU的库存周转效率。

趋势预测:高
契合国务院2025「AI+行动」政策导向,北京示范效应将加速复制。模型迭代与网络效应形成后,或重塑城市零售基础设施格局,但需关注运维成本与故障率数据。

原文连接
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个人中心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