🎯 情报来源:量子位
2025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(IMO)闭幕之际,OpenAI高调宣布其AI模型以35分(金牌线)的成绩获得金牌,但随即遭到IMO官方和多数学界人士的强烈质疑。据IMO资深人士Joseph Myers和秘书长Ria van Huffel透露,OpenAI不仅违反官方要求在闭幕式后立即公布成绩,其所谓“金牌”成绩也未经91位官方评委中的任何一位认证。另一参赛AI团队Harmonic证实,IMO明确要求AI公司需在7月28日(闭幕式一周后)才能发布结果。
值得注意的是,DeepMind虽被曝同样达到金牌水平,但选择遵守规则暂不公开成绩。同时,本届IMO中国队以全员6金、总分231分的成绩重返世界第一,其中邓乐言和张恒烨以满分42分并列全球榜首。
💡 核心要点
- 评分争议:OpenAI自称35分达金牌线,但未通过91位IMO评委的官方评分认证
- 时间违规:IMO要求AI公司在7月28日后公布成绩,OpenAI提前于闭幕式当天宣布
- 人类选手表现:中国队包揽6金,邓乐言、张恒烨获满分(全球仅6人),OpenAI未攻克组合数学第六题
- 行业对比:DeepMind疑似达金牌水平但遵守规则,与OpenAI高调作风形成反差
- 学术争议:IMO内部评分指南未公开,外部自主评分无效(DeepMind研究员Thang Luong指出)
📌 情报分析
技术价值:高
AI解决IMO难题已具突破性(35分超金牌线),但第六题组合数学未攻克暴露局限性,需结合符号推理与数学直觉。
商业价值:一般
短期内因学术道德争议或影响品牌声誉;长期取决于IMO官方认证结果,若属实仍具标杆意义。
趋势预测:极高
IMO竞赛将成为AI与人类智能的试金石(网友评“未来或为中国vs美国vs AI”),2026年上海中学承办IMO或增设AI专项评审机制。
